应该重视陨石坑与大型-超大型矿床关系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2-12-04
    2012年11月7-9日,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全球巨型成矿带区域构造与成矿地质背景对比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资源所、地质所、沈阳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资源所聂凤军研究员做了题为“陨击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产出规模较大,并且为大多数学者公认的陨石坑共有168个,其中亚洲18个、欧洲46个、非洲16个、澳洲24个、北美洲57个、南美洲7个。在所有上述所有陨石构造中,加拿大萨德伯里、南非弗里德堡和俄罗斯鲍匹盖陨石坑分别产出有世界级巨型镍-铜-铂族元素矿床、金-铀矿床和金刚石矿床。 萨德伯里矿区已探明镍、铜和铂族元素储量分别为1858万吨,1703万吨和240万吨。与南非弗里德堡陨石坑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兰德金矿床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迄今为止,已产黄金5万吨,尚有储量5万吨。另外,该矿床矿石品位之高实属罕见,一般为7-20×10-6。无独有偶,俄罗斯鲍皮盖是全球产出规模最大的金刚石矿床。该矿床位于西伯利亚东部的一处直径超过100千米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全世界已知钻石储量的总和还大10倍。鉴于该金刚石矿床是陨击作用的产物,其钻石硬度是普通钻石的两倍,可以被此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制造和尖端国防工业。
    外太空物质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作用可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同时形成一系列大型或巨型矿床。研究陨击活动与成矿作用成因联系的地质学分支称为陨击成矿学(Impact Metallogeny)。愈来愈多的地质证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或巨型矿床与陨石坑具有密切成因联系,陨击成矿学研究正在受到空间科学和地质学界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遥感测量精度的提高,完全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特定地区进行初步筛查,确定可能存在的陨石坑,然后进行地表构造地质、岩石学和矿物学调查和研究调查。通过对陨击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为探讨地球和月球及它星球形成机理提供宝贵的资料,而且为探讨地球深部动力学和创建新的成岩(矿)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寻找陨石坑的条件。尽管陨击作用与成矿作用均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如果能够从小概率事件研究入手,有可能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因此,建议地科院和地调局组织有关专家研讨在我国有关地区开展筛查陨击坑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为寻找与陨石坑有关的大型-巨型矿床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