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墨江野外项目组,于4月份赴野外矿山开展勘查工作,考虑到三江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等客观因素,安全生产保障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为此,项目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增强项目组成员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项目组出队前,所安全和保密处对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学习了《地质勘查职工安全生产教程》、《野外地质调查应急救援演练》《现场急救知识》《野外作业危害及避险》等内容。项目组进驻现场后,项目负责人联合矿山安全生产部门对项目组成员再度进行培训,要求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遵循本单位及矿山相关安全制度,确保人员安全。
二、在野外作业过程中,针对采区剖面测量和井下地质编录等工作,要求项目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头灯、反光条等装备。采场及井下工作时必须由矿山工作人员陪同,禁止单人进入采场和巷道。在采区工作时注意避让工程车辆、留意边坡落石等。
三、5~9月为滇西南地区高温期和防汛期,高温和降雨均会给野外地质工作带来隐患。为此,要求项目组及时关注天气,随身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在雷雨等不良天气时禁止野外工作,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牢记心中。
四、墨江县地处滇西南,距边境不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项目组要求全体成员提高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日常所需物资委托矿山采购人员统一采购,尽量不进入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人员密集、密闭空间内坚持佩戴口罩并定期测温,确保项目组成员“零感染”。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严格按照野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野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及时发现和督促提醒项目人员野外作业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确保野外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墨江项目组在野外开展地质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