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经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IMA-CNMNC)严格审查与投票,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顾枫华助理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永梅副教授联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中南大学谷湘平教授和核工业地质研究院范光研究员等申报的新矿物正式获得批准,编号为IMA2024-011,命名为“Juxingite”,中文名为“菊兴铜矿”,缩写为Jux。
菊兴铜矿发现于西藏甲玛世界级斑岩-矽卡岩型巨型铜多金属矿床中,主要产出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与中新世斑岩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中,共伴生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黄铁矿、蓝辉铜矿、辉铜矿,以及少量金-银矿物和含铋矿物(如硫铋铜矿)。该新矿物常在斑铜矿中呈固溶体产出,粒径多变化于数至100微米之间。
菊兴铜矿为复杂金属硫化物,不透明,具金属光泽,莫氏硬度约为3½,;反射色为浅黄白色,均质性,无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反射率为26.4%(546 nm);理想晶体化学式为Bi6Cu140Fe30S125,等轴晶系,空间群F-43���,晶胞参数a = 27.3529(5) Å,V = 20464.9(6) Å3 ,Z = 4,其晶体结构由S, S-Bi原子层和不同比例空位的Cu-Fe原子层组成,与斑铜矿、黄铜矿的结构存在联系。
初步研究表明,菊兴铜矿是一种重要的载金载银矿物,结构复杂,其形成与中高温热液贵金属矿化密切相关。该矿物的发现不仅为硫化物矿物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员,而且对于研究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新矿物的发现与申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中南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6家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发现者为顾枫华、章永梅、谷湘平、范光、江思宏、赵钰、崔忠良、杨征坤。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青藏高原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成矿系统深部探测技术与勘查增储示范(2018YFC0604100)》《西藏大型铜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绿色勘查与开发示范(2022YFC2905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094)资助。
|
西藏甲玛巨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中含菊兴矿的含铋斑铜矿矿石手标本照片 Bn-含铋斑铜矿,Adr-钙铁榴石,Wo-硅灰石 |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联系我们:邮箱 cagsimr@cags.ac.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