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清

发布时间:2022-07-19

姓名:李振清

性别: 

职称:研究员

学位: 博士

办公电话:13661375437

 

Emaillizhq@126.com 

邮编: 100037

通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

 

 

 

所在部门: 矿产资源规划研究室

 

 

简历

李振清1974年生,博士,研究员。2002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2以来一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的热水成矿作用研究以及铜、铅锌、铯矿等矿产成矿作用研究,铜同位素在成矿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境外(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经历:

12021.09-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产资源规划研究室研究员

22016.04-2021.08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境外矿产研究室副研究员

32006.1-2016.0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物岩石研究室副研究员

42002.07-2005.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物室助理研究员

 

 

学科类别:

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热水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主要研究矿种:

铜矿、铅锌矿、铯矿

承担项目情况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68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编制更新2019.01-2021.12665万元,参加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101中亚及邻区铜镍铀资源潜力评价与应用示范,2016.01-2018.12,1163万元参加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子项目,1212011566870,北极圈及邻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和资源潜力综合分析,2015-012015-1280万元,主持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外风险勘查资金项目,[2011]D3-09,北美格陵兰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2011.01-2013.12500万元,参加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600306,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2016.07-2020.12,1036万元,参加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课题2011CB403104,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成矿系统发育机制,2011.01–2015.12547万元,参加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02CB412600,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2003.01-2007.122800万元参加

8.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201011011中国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型勘查方法组合优选及找矿模型研究课题,2010.11-2013.11113万元,主持

9. 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课题,DY125-11-R-02,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评价方法研究,2012.01-2015.12370万元,参加

10. 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课题,DY125-12-R-01,大西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资源环境评,2012.01–2015.12948万元,参加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40023,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床铜同位素研究,2011.01-2011.1220万元,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0302028青藏高原热水活动的时空格架和惰性气体研究2004.01-2006.1226万元,主持

 

 

获奖及荣誉:

 

1. 2019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发现与探测关键技术创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排名第

2. 2018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纳如松多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中国有色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等奖,排名第

3. 2003年现代与古代海底流体系统流体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等奖,排名第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 李振清; 赵元艺; 聂风军; 刘春涌; 张柏松; 李九玲; 格陵兰西南费斯肯纳色特地区铜--PGE矿勘查进展, 地质科技情报, 2013, (05): 26-32

2. 李振清; 杨志明; 朱祥坤; 侯增谦; 李世珍; 李志红; 王跃 ;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铜同位素研究, 地质学报, 2009, 83(12): 1985-1996

3. 李振清; 侯增谦; 聂凤军; 杨竹森; 曲晓明; 孟祥金; 赵元艺; 西藏地热活动中铯的富集过程探讨,地质学报, 2006, 80(9): 1457-1464

4. 李振清; 侯增谦; 聂凤军; 孟祥金; 藏南上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性质与分布:来自热水流体活动的证据,地质学报, 2005, 79(1): 68-77

5. Hou Zengqian, Li Zhenqing, Qu Xiaoming et al. 2001. The Uplifting Process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ince 0.5Ma B.P. Evidences from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e Gangdise Belt, Since in ChinaSeries D, 44 (supp.): 35-44

.

 

 

 

 

 

 

 

上一篇:孙莉
下一篇:郑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