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科

发布时间:2022-08-17

姓名:李以科

性别: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学位: 博士

办公电话:010-68999512/18911749845

 

Emaillike430@cags.ac.cn

邮编: 100037

通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

 

 

 

所在部门: 矿物微区物质组分与结构实验室(矿物研究室)

 

 

简历:

李以科,男,1983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破格),硕士导师长期从事经济地质学(矿床学)、区域成矿学、资源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物微区物质组份与结构试验室(矿物研究室)副主任,第七届稀土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国际地科联为后代寻找资源计划(RFGResourcing for Future Generation)、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科技部科技攻关(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基础性地质工作。先后主持和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整装勘查、行业基金、省级地质勘查、企业横向等的项目15项,累计科研经费约35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17篇,SCI/EI 7篇,主持编写项目成果报告10份。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资源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优秀成果1项。

工作经历:

12021.12-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矿物微区物质组分与结构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破格)

22020.09-2021.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矿物微区物质组分与结构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32016.12-2020.0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42011.12-2016.1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期间,2010.9-2016.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攻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

52009.07-2011.1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

 

 

学科类别:

矿床学

 

研究方向:

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作用与找矿评价

主要研究矿种:

稀土、石墨、萤石、金、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

5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常富集重稀土碳酸岩成因及其对稀土元素超常分异-富集控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2072114,项目年限:2021.1-2024.12,主持

2. 地质调查项目:全国战略性矿产储备调查与评价项目,项目编号:DD20190828,项目年限:2019.1-2021.12,主持

3. 企业科研项目:包钢白云铁矿主、东矿萤石资源分类评价与精细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Z021060222,项目年限:2021.1-2022.12,主持

4. 企业科研项目:白云鄂博矿集区铁稀土成矿作用与深部找矿预测研究,项目编号:D019070076,项目年限:2019.1-2020.12,技术负责

5. 企业科研项目:白云鄂博主、东矿深深部相关性探测 项目编号:Z019050119Z,项目年限:2019.1-12,主持

6. 地质调查项目:内蒙古浩尧尔忽洞-赛乌素整装勘查区关键问题调查与矿产地质专题填图试点 项目编号:DD20160124,项目年限:2016.1-2018.12,主持

 

 

获奖及荣誉:

 

1.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大乌淀矿区晶质石墨找矿突破获自然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奖,排名第一

2. 2021白云鄂博矿集区铁稀土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研究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2021科技成果二等奖1,排名第四

3. 2016年白云鄂博矿区稀土、铁等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论证获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十

4. 2013年荣获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突出贡献奖

 

5年来第一作者(通讯)发表论文

李以科,柯昌辉,王登红等. 白云鄂博矿区深边部铁矿床勘查突破及启示.矿床地质,2022,41(1):202-206.

柯昌辉, 李以科*, 李立兴等. 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岩地质特征与成因再认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2(9): 3047-3063 (EI).

Le Hu , Yike Li*, Maoshan Chuan, Ruiping Li, Changhui Ke, Zongjian Wu. Post-Magmatic Fluids Dominate the Mineralization of Dolomite Carbonatitic Dykes Next to the Giant Bayan Obo REE Deposit, Northern China. Minerals. 2020:doi: 10. 3390/min10121117 (SCI).

李以科, 陈仁义, 柯昌辉, 陈钧, 李瑞萍. 巴西与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相关的关键矿产成矿作用与规律. 地质学报, 936:1422-1443EI.

KE Changhui, WU Zhongjian, LI Yike*. Th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Early Palaeozoic Carbonatite in the Bayan Obo Deposit, Inner Mongolia, China: Evidence from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Edition), 2018. 12, 92(6): 2440~2442 (SCI).

Le Hu, Zhong-jian Wu, Yang Bai, An-jian Wang, Yike Li*. Twometasomatic events recorded inapatite from the ore-hosting dolomite marble and implications for genesis of the giant Bayan Obo REE deposit, Journal of AsianEarth Sciences, 2018. 8. 22, 172C: 56~65 (SCI).

胡乐, 李以科*, 孙盛, 李瑞萍, 柯昌辉, 王安建.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识别出新火成碳酸岩. 中国地质. 2021. https://kns. cnki. net/ kcms/detail /11. 1167. P. 20210313. 1246. 002. Html.

程先钰, 李以科*, 董满华. 阿拉善右旗特拜金矿赋矿地层时代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11, 49(6):1565-1577.

李以科, 董晓杰, 柯昌辉, 姜高珍, 李瑞萍. 内蒙中部地区石墨矿专题地质填图进展与思考, 地质通报, 2018. 3, 37(2-3): 262~271.

胡乐, 李以科*, 孙盛, 李瑞萍, 柯昌辉, 王安建.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识别出新火成碳酸岩. 中国地质. 2021. https://kns. cnki. net/ kcms/detail/ 11. 1167. P. 20210313. 1246. 002. Html.

李以科, 马莉, 王爱云等. 全球黄金供需结构与趋势分析. 地球学报, 2017 Vol. 38 No. 1: 101-108.

王爱云, 李以科*, 李瑞萍等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影响成本分析. 2017. Vol. 38 No. 1. 94-100.

Zhanghuang Ye, Yi-Ke Li* and Xuan Yang. An Analysis on Chinese Graphite Resource and It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395-401. 2017.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Energy(EI).

李以科, 王安建.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构造转换机制及成矿响应. 地球学报, 2017. 11. Vol. 38 Supp1, 11-14.

 

 

 

 

 

 

 

 

上一篇:蔡剑辉
下一篇:刘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