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白云鄂博矿山发现95周年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包钢白云鄂博科学研究基地成立3周年,致敬白云鄂博找矿先驱,弘扬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引导年青一代积极投身于白云鄂博矿区的科研工作,7月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白云鄂博基地野外临时党支部和白云鄂博铁矿生产部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党史、敬先驱、续辉煌”的主题党日活动。资源所白云鄂博科学基地野外临时党支部与白云鄂博铁矿共计30多名党员和群众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首先由白云鄂博铁矿丁保书矿长介绍白云鄂博矿的历史。丁保书矿长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作为国家建设最为匮乏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8年,在朱德委员长“提前建成白云鄂博矿山”指示下,一大批党员先锋和先进个人为建成白云鄂博钢铁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接下来,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白云鄂博铁矿生产部党支部高玉璞书记带领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全体党员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在鲜红的党旗下回顾入党时的思想激情、奋斗追求、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是白云鄂博科学基地临时党支部李以科同志作了《致敬先驱,感恩历史,汲取力量,续写传奇》的报告。报告回顾了白云鄂博的发现和开发历史,致敬先驱丁道衡先生。新中国“一五”期间,白云鄂博是仅有的两座铁矿山之一,开辟了西北地区重要的钢铁基地,这是白云鄂博第一次腾飞。1978年-1990年期间,方毅副总理七下包头,主持包头矿攻关,逐步揭开了“神奇的稀土”的面纱。1992年小平同志一句“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奠定了白云鄂博稀土之都的战略地位,勾画了白云鄂博的未来。现如今,白云鄂博已成为世界上可采储量和产量最大的稀土矿,孕育了一个世界级的稀土工业基地,可谓白云鄂博第二次飞跃。
感恩历史,汲取力量,续写传奇。白云鄂博的生产及科研人员要在前辈的工作基础之上,砥砺前行,再创辉煌。2019年7月2日,包钢集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白云鄂博科学研究基地”。三年来,围绕铁矿资源接替找矿与战略资源评价、综合利用开展科学技术攻关。在包钢集团大力支持下,科学基地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突破了主、东矿之间无矿的传统认识,在深部探获了隐伏的厚大矿体,首次分类评价了主、东矿区萤石资源,在西矿区发现了独立围岩伴生型萤石矿体。
通过本次“学党史、敬先驱、续辉煌”主题党日活动,资源所白云鄂博科学基地野外临时党支部与包钢集团白云铁矿生产部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白云鄂博的发现源自丁道衡先生的科学考察,而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当前打通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最重要的环节。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势科技资源,使它成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的强大支撑,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坚强的技术保障。同时,让企业在发展中反哺科研,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