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在“2025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组织分论坛

来源:地调局资源所 发布时间:2025-07-31

2025718日,中国地质学会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在“2025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上组织召开了战略性盐类矿产勘查开发与增储分论坛,主要就钾盐、锂矿等战略性盐类矿产勘查理论技术创新、找矿突破、开发利用、增储上产、供需形势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与互动。包括院士、领导在内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分论坛。 

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做分论坛主题报告,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永生、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郁东良部长、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正高工吴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黎春、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高工慎国强、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高工钦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照志等在论坛上先后做了报告。 

战略性盐类矿产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能源安全的物质基础。郑绵平院士在其承前启后 建立大盐类科学报告中提出:盐类科学是研究盐类体系的化学、物理、生物与其资源环境与资源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的一门交叉型综合学科,涵盖盐类矿业、盐湖农业、盐境旅游业、盐湖生态环境、盐碱地碳中和与生态保护等。郑绵平院士发出倡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包括中国地质学会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在内的广大盐类资源环境工作单位与机构,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及视察青海的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等盐类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与目标任务,抢抓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国家、地方相关部门团结一致,协同创新,未雨绸缪,谋划建立盐类国际科创中心,形成创新高地,为在全球盐类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奠定基础,共创大盐类科学新未来! 

论坛认为,郑绵平院士提出建立大盐类科学体系,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是布局开展未来战略性盐类矿产勘查开发与增储等工作的顶层设计,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要根据年度工作要求加快落实。 

论坛认为,我国钾盐查明资源储量以陆相为主,海相钾盐历经几十年攻关,一直未获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海相钾盐攻关团队在郑绵平院士的指导和带领下,在川东北宣汉地区取得海相可溶性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的发现、勘查理论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开拓了海相钾盐找矿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提出了我国钾盐找矿进展及增储路径,明确了走出去获取钾盐等盐湖资源的目标国家,如泰国、老挝、刚果(布)等。柴达木盆地和罗布泊盐湖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深部钾盐找矿技术等取得新进展。结合老挝钾盐矿体特征,提出了适合老挝钾盐找矿特点的勘查技术方法。对中国20252035年锂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据悉,“2025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是由青海海西州委、州政府、中国无机盐协会共同举办的两年一度的国际盛会。大会以绿色创新 数智赋能 共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主题,深入开展了钾盐、锂矿和镁盐等盐湖资源利用的技术交流。2025716日,郑绵平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对此次分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会长王孝峰和名誉会长陈国福亲自到会指导。 

此次分论坛以资源勘查与增储为特色,由中国地质学会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首次在2025钾盐钾肥大会上举办,张永生研究员和马黎春研究员主持,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期间,郑绵平院士一行赴藏青工业园区及区内重点企业(西藏久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藏万锂新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等)调研,与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郑绵平院士在大会致辞_20250720112044_44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在大会开幕式致辞(2025716日)

 

 

          430fa5774bbb56b7881b2c2ec1281e3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在战略性盐类矿产勘查开发与增储分论坛作报告

2025718日)

 
   

          张永生研究员作报告_20250720111647_41

 

 

 
中国地质学会盐类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张永生研究员作报告(2025718日)

 

 
   

         马黎春研究员作报告_20250720111700_4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马黎春研究员作报告(2025718日)

 

 
   

         张照志锂作报告_20250720113301_4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照志研究员作报告(20257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