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作用与矿产预测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大宗紧缺和战略新兴矿产重大需求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主战场,解决矿产预测与找矿勘查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引领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构建成矿规律、矿床模型、深部矿产预测及找矿勘查示范领域的国际研发中心和培养新型人才基地。为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国内外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实验平台仪器设备的作用,特设立开放基金(面上课题和研究生课题)。本实验室热忱邀请和欢迎各有关领域的国内外教学、科研、生产单位人员、优秀研究生来本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一、重点资助内容
1.深部过程与成矿规律
典型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同一成矿系列中不同矿床组合和矿种组合的时空分布关系及其成因联系;重要成矿区带中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形成规律;大规模成矿与壳幔相互作用和重大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研究等。
2. 矿床模型与深部预测
建立普适性的成矿区带、矿集区和矿床尺度的深部成矿-找矿模型;开展深部矿产资源预测技术方法研发等。
3. 深部资源探测与示范
研发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建立不同尺度、深度和景观区的综合勘查方法组合,发展深部资源探测技术等。
4. 深部锂钾成矿作用与预测
研究我国现代盐湖和古代重点盐盆地锂、钾等盐类矿产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盐类矿床富集规律和时空展布;研发盐类矿产预测、油盐兼探和综合利用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深部锂钾等盐类资源迁聚规律和有益/有害物质分离的物理化学机制与找矿预测等关键科学问题。
5.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大型仪器设备新功能、配套技术、关键部件和相关数据处理软件研发;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发;重点成矿作用过程实验模拟。
6.基本能力建设的储备性研究
围绕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长期得不到项目支持,但对整体发展又十分重要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进行支持。包括:非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矿物学与矿物新材料研究;绿色矿山与生态修复研究。
二、项目资助对象与要求
(一)面上课题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申报者应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积累。
2、申报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3、申报者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支撑条件。
(二)研究生课题需满足以下条件:
1、申报者应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积累。
2、申报者应为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后)研究生。
3、申报者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支撑条件。
三、开放基金的申请
1、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的申请:
(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并按要求填写《开放基金申请书》。
(2)学术思想新颖,立项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
(4)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2、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合作者必须有我所固定成员。
3、基金项目的研究年限一般为二年。
4、面上课题资助额一般为3万元左右,研究生课题资助额一般为2万元左右,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浮动,由学术委员会会议或实验室主任会议审议决定。
5、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申请时间为2024年7月25日至2024年8月10日,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签字盖章后(一式2份),提交到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并将申请书的电子版(Word版)发到邮箱:lihongyingy@163.com。
6、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承担在研和申请的基金项目数一共不得超过两项,已申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并未通过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能再次申请。
7、本基金的研究成果归成矿作用与矿产预测重点实验室所有,请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
中文: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英文: MNR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Assessment,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AGS, Beijing, 100037,China
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如下: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联系人: 李洪英
联系电话:010-68999921
电子版文件统一命名为:项目类型+姓名+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