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人民政府、新疆巴州罗布泊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野外研讨会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成立活动”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罗布泊镇举行。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新疆国土资源厅、新疆巴州国土资源局、若羌县人民政府、若羌县国土资源局、若羌县罗布泊镇及国投罗钾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野外研讨和揭牌仪式。
“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是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也是落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家科研实验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罗布泊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硫酸盐型液体钾盐矿床及生产基地,在地理位置、地貌景观、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环境价值为一体的地区;也是进行公众科学知识普及,激发公众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及珍贵遗迹,进行国土资源科普教育的理想地区。
研讨会及成立活动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邢树文副所长主持,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谢秀珍同志宣读了国土资发〔2013〕90号关于同意命名“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文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刘树臣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韦延光副处长为科普基地揭牌致辞,新疆国土资源厅、巴州国土资源局及若羌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于科普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全力支持开展此项工作,切实为基地的建设和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揭牌仪式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张佳文对几十年来资源所在新疆的找矿和科研工作做了高度总结,提出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成立对于开展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科学知识普及和资源保护、推动钾盐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若羌地区基础性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和地质环境保护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基地也将成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研讨会上,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矿产资源研究所刘成林研究员和国投罗钾公司副总经理李守江高工分别作了题为《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规律、后备资源调查进展及科普基地建设意义》和《罗布泊120万吨硫酸钾产业化工程建设及其意义》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和考察了罗钾公司120万吨硫酸钾产业化基地。 (马黎春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