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滇东北硫磺矿渣项目野外工作有序展开

发布时间:2014-05-27

资源所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工作项目“滇东北硫磺矿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2014年度野外工作分两阶段有序展开。
    第一阶段工作5月14日正式开始至5月底结束,重点是开展滇东北地区(包括贵州部分地区)1:10万矿渣调查:工作内容为矿渣形态、层序、存在方式,堆积特点、分布特征等调查,填制滇东北硫磺矿渣实际(1:100000)分布图。目前,项目组已经对滇东北地区矿渣的分布、资源总量、存在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大致查明了矿渣主要聚集地及分布特点。结合上年工作,对矿渣主要有用组分的物质形态、含量变化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现已初步查明该区矿渣主要分布在云南昭通地区镇雄县以勒镇—唐坊镇以东的大部分区域,分布数量较大的地区为坡头镇、仁和、黑树及贵州的林口镇,矿渣总量超过亿吨。
    第二阶段工作安排在6月中上旬,重点是结合高分辨率遥感方法和野外查证,研究矿渣区域和空间分布特征,基本查明该区矿渣量;在镇雄县黑树地区施工竖井,对硫磺矿渣进行控制,同时进行样品采集整理,为深化尾矿渣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完善Fe、Ti分选回收选矿实验研究提供实验样品。
    本项目的实施,充分响应了“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号召,项目正在开展的滇东北硫磺矿渣野外调查,可以为厘定研究区硫磺矿渣的数量、状况、组分和分布,为随后的基础图件绘制,数据库建立,可利用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为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土地整理和有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重要依据。 (黄道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