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三稀研究室党支部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4-07-14

2014年7月11日,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研究室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学习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具有48年党龄的老党员,杨衍忠同志退休后用20年写就600多万字《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并在临终前将文稿无偿捐献给党和国家,他的事迹正在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广大的地质工作者。
    支部会上,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了大量关于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的材料。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杨衍忠捐赠的地质矿产类文稿包含六方面的内容,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等方面的原始资料、阶段性成果资料、最终成果资料及其研究的成果、认识和工作建议等,共计2850万字。其中,基础地质资料文稿包括江西南部岩浆岩卡片共4册,整理出1360个岩体,详细列出了各岩体出露面积、产出形态、接触关系及分布。矿产地质资料文稿共计159册,该部分文稿重点对江西及赣南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析了赣南锡多金属矿、稀土矿矿床成因,并对钨、稀土及非金属矿进行了远景评价,总结了铀矿的找矿方法以及野外工作方法、手段。赣南地区地质矿产卡片共51册,主要对赣南各地区的矿(化)点的名称、位置、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主要矿物成分、矿床类型及规模、矿石品位和储量、工作程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物化探类资料文稿共计172册,登记了赣南航磁异常548处,赣南土壤异常168处,赣南自然重砂异常221处,赣南水系沉积物异常1513处(铅异常202处、铜异常174处、钨144处、银异常150处、锡112处、金异常370处、锌361处);地震资料1册。综合类文稿共548册,通过对矿产资源的情况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还对赣南地区各类矿点及物化探异常点进行了筛选,并建议优先安排重点查证的有310处。
    这一串串数字、一份份资料无不包含了杨老的心血,是一个地质人无怨无悔献身地质事业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在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的激励下所呈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地勘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成果。
    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研究室常年在赣南地区长期开展科研工作,在南岭地区钨矿“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稀土矿产资源研究和深部探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取了重大进展。让支部成员印象深刻的是,2008-2012年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研究室在赣南地区开展深部探测系列研究的过程中有幸还得到了杨老的指点。比如,在2010年1月18日的研讨会上,杨老对深部探测科学深钻3000米和2000米深孔的部署提出了宝贵建议。部分支部成员回忆到,每次开研讨会,杨老总是默默无闻的坐在会议室的角落,但每次都能给项目提出一些真知灼见的建议,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本次学习,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鼓舞了全体支部成员,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杨衍忠同志为学习榜样,学习他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弘扬地矿行业 “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力争在平凡的事业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王成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