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工作项目“滇东北硫磺矿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2014年度野外工作按照计划已全部执行完毕。项目野外调查工作于4月—6月展开,调查工作以1:10万地质图为基础,重点调查了滇东北地区硫磺矿渣的分布及堆存状况,调查区域包括云南镇雄县东部的黑树、母享、坡头、仁和、堰塘等乡镇及威信县北部的高田、罗布等镇;贵州省毕节市北部的林口、团结等乡。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一是填制了滇东北1:10万(包括贵州部分地区)硫磺矿渣实际分布图,在黑树磺区从未扰动的矿渣堆上施工了一口3m*3m*6m(长*宽*深)的采样浅井;二是从研究区采集了43件样品:包括矿渣化学分析样23件103Kg,矿渣单体解离度分析样2件51Kg,矿渣选矿样5件134Kg;土壤样5件18Kg,水样6件,标本样2件;矿渣采样主要为刻槽采样。三是查明了磺区矿渣的现存状态:从未扰动的原始状态,煤矿紧邻矿渣的压覆状态;经过复垦和土地平整的治理状态,部分用来垫路、生产水泥外墙砖的他用状态等。四是初步确定整个调查区域内硫磺矿渣的堆存量约为2亿多吨。这个矿渣量的确定,对下一步矿渣可利用性分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五是从镇雄当地有关部门收集了丰富的与硫磺矿渣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过去矿渣的相关历史及整治情况、现在矿渣状况及治理情况、未来矿渣的处理与地方生态、经济关系。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研究,将进一步聚焦项目的科学问题。
上述工作进展为本项目正在开展的矿渣工艺矿物学研究、矿渣选矿回收工艺流程实验研究和矿渣数据库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方景玲 黄道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