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举办第47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22

你可见过“铁质的蚂蚁窝”?你可知道“中国近现代第一篇成矿规律论文是谁著?”“工业味精”是何物?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4月20、21日两天,资源所以科普宣讲活动和科普讲座两种形式庆祝第47个世界地球日。
    20日,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资源所国家973计划“我国富铁矿形成机制与预测研究”项目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东门举办“富铁矿资源与绿色生活”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招崇教授,骨干李厚民研究员、李延河研究员等9名成员参与本次科普活动,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讲解,共接待参观者300余人。活动以展板、国内外典型铁矿石标本等形式,直观的展现了“铁资源的风貌”。发放的科普手册,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醒目直观的照片向公众传播了铁矿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找矿勘查以及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开展富铁矿研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生活。
    21日,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生、社会上的地学爱好者及资源所、地质所的30余人参加了资源所举办的第47个世界地球日科普讲座。讲座由资源所王宗起副所长主持。
    科普讲座由三部分组成,分别由王登红研究员、李厚民研究员和王云生博士做了题目为“鲁迅为什么编矿产志?”、 “BIF:25亿年前“绿海”孕育出的神奇物质”、“新能源贵族——锂”的报告。从鲁迅为什么编矿产志展开,结合资源所正在执行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演讲者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找什么?在哪找?谁来找?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与思考。“BIF型铁矿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形成的?国内外铁矿分布的区域及特点是什么”等内容,让大家不出国门就能领略澳大利亚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铁矿山的震撼。锂资源的价格为什么会飞速上涨?哪里需要锂资源?哪里有锂资源,专家的讲解让与会者有了直观的了解。 
    为普及地质工作,传播地质精神,资源所将定期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持续开展地学科普讲座活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曹瑞欣 刘敏 康洪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