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勘查技术与绿色矿山研究室联合党支部,组织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本支部从事地质工作三十年的前辈讲地质历程,激励身边青年地质人立理想、学模范,向身边人学习。
踏实做事,平易做人。“其实,我们也没有啥值得骄傲的,就是踏实完成每一份国家交给的任务”,处事低调的佘宏全同志谦虚的说。其实,佘宏全与李进文同志搭档多年,在科研及找矿勘查中取得很多成绩,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发现多处矿床。找到矿是地质工作者的追求与至高荣誉,平易近人的佘老师与李老师将所取成就轻描淡写,“谈不上什么大事业,只是这么多年努力工作,对得起国家和单位,我们无愧于心”。
所内平台,大展身手。“资源所给我见多识广的平台,我们要珍惜”。李进文同志有过地质队工作的经历,对比地质队与资源所的工作环境后,李老师感慨说“地质是门发现科学,只有多看才能识广,资源所给了我无法比拟的平台。借助资源所,我才有机会见到更多类型的矿”。有了比较就有了发言权,李老师强调资源所给我们提供了科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有机会大展身手。现在,虽然受国际矿业市场下行的影响,地质勘查行业进入低潮调整期,希望年轻地质人不要气馁,踏踏实实把科研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
心有阳光,积极生活。野外住的苦不苦?曾住简易茅草屋;野外路途可平坦?踏湍河、攀陡岩;野外生活苦不苦?蓄起胡须穿工服;野外环境可安全?猛兽出没遇天险。谈起30年的地质工作,陈懋弘同志感慨万分。一路走来,年轻时无数次想放弃,可就因为那份责任、那份热爱,第二天依旧握起地质锤、背上地质包,继续踏勘、采样。艰苦的条件也磨灭不了生活的乐趣,野外中踏遍祖国的大好山河,欣赏到驴友也不曾领略到的美景,尝一锅鲜美的菌汤,满足感顿生,朴素的地质人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苦中求乐是一种境界,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还有心灵的诗与远方。
30年岁月,从生命诞生至三十而立;30年沉淀,从职业初始到满腹经纶。30年的地质生涯,是自信、是荣誉。佘宏全、李进文、陈懋弘三位同志的三十年工作历程心得,激发了年轻人的工作信心与斗志,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带着三十年工作畅谈后的激情,支部每位同志汇报了年度学习体会,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所长办公会会议纪要,落实局第六巡视组开始巡视以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大家立志在前辈引领下,脚踏实地,力争在地质事业上尽己所能做出一番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