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全利 通讯员张照志) 记者从全国矿产国情调查项目办获悉,截至3月31日,湖北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的资料收集和内业整理工作全面完成,外业调查逐步启动。近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全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专题会议,对全省矿产国情调查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调查单位,确保调查数据客观真实,高质量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
据介绍,此次矿产国情调查中,湖北省需调查67个矿种。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一体推进。湖北厅党组高度重视矿产国情调查工作,省厅主要领导明确批示“加强组织,切实把国情调查做好,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同时要及时开展分析研究”;省厅多次召开专题会,及时组织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项目实施组、专家技术组、质量监控组、组织宣传保障组,建立完善机制,推进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地责任,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一体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陆续出台《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和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效衔接全省系统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落实。
二是优选队伍,全覆盖式技术培训。湖北积极筹措项目经费,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已落实经费3582.6万元、实际拨付837.5万元;选优配强技术支撑,组织公开遴选技术支撑单位,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人员参加国情调查,全省省优选调查队伍36支,参与调查人员352人;开展全覆盖式技术培训,按照“思想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进度统一”全面达标要求,组织参加全国矿产国情调查培训4次、举办全省技术培训3次,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培训30余次,累计参训10000余人次,有效保障国情调查工作推进。
三是畅通资料收集渠道。湖北厅及时出台国情调查项目资料专项服务通知,开通绿色通道,保障资料收集,在系统清理储量库的基础上,编制省市县三级矿区分布图,形成调查单元、调查对象、压覆情况、储量报告的资源储量数据与储量库本底数据对比表等217件,梳理外业调查疑难问题314个,为全面启动外业调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优化工作流程,将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矿产资源储量相关改革工作统筹部署推进。湖北厅充分借鉴2019年磷矿国情调查试点经验以及宜昌磷矿殷家坪矿区、黄石市铁山铁矿区等试点成果,坚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转换、评审备案数据集成、数据库清理、年报编制、储量统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用好有限的“人、财、物”,合理组织开展外业工作,确保现场跑到、情况看到、数据采到、问题查到。
五是严格质量监管。湖北厅要求严格执行“调查队伍自查自检、市(县)全面检查、省级抽查核查”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对资料收集、内业整理、外业调查、成果汇总等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过程留痕、数据可溯;全覆盖式内业工作检查,形成质量管控记录21份,指导解决疑难问题157个。制定高要求的验收标准,严格质量检查抽查。
截至3月31日,湖北矿产国情调查工作的资料收集和内业整理工作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已启动,累计收集资料10万余份,形成目录清单37套,明确全省需调查1004个调查单元、1169个调查对象;基本完成1408个省级管理矿区数据转换和数据清理、1650个市州管理矿山数据转换,完成1998年至今1450份省级、2018年至今586份市州级储量评审备案数据集成,完成1710个矿山数据问题的清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