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建党精神 筑牢钨都基地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章源研究基地建立16周年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26

  11月19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章源研究基地建立16周年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资源所副所长王登红主持。 

  会议围绕地质找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章源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由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基地顾问博士后)工作站导师,是国内首家与民营企业合作建立的科研基地。与会的多位领导、专家作为亲历者、见证者,16年发展情景历历在目。资源所王登红副所长回顾了2005年章源研究基地(暨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挂牌仪式的情景,对基地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的完善,以及钨北扩钨西扩的战略论断,为钨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找矿增储做出了积极贡献,助推江西地区成为全球钨矿成矿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资源所赵余副所长介绍了该基地成立16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资源所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新时代新要求,全力支持科研基地建设,把章源研究基地建成同行的科企合作的样板工程。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通过线上会议祝贺基地建立16周年。历经十六年的积累,资源所与章源钨业合作项目10个,企业提供资金4131万元,其中科技支撑和行业专项项目资金3150万元,横向项目经费1231万元。他表示,章源钨业将继续与资源所交流共进,共同发展,推动研究基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资源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刘善宝主任对近年来赣南地区取得找矿成果进行了介绍,一是在淘锡坑南部800米以下发现真厚度近5米的王脉石英脉;二是在工作程度较低的碧-长流-竹龙地区,新增钨资源量超5万吨;三是在工作程度高的天井矿区新发现蚀变花岗岩型高品位的厚大钨矿体;四是在淘锡坑深部发现西华山式钨矿,开采钨资源量已超1.5万吨。陈郑辉教高、李建康研究员、郭春丽研究员和赵正教高作为章源研究基地培养的人才代表发言。李以科高工介绍了资源所与包钢共建白云鄂博研究基地的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铁矿和萤石矿找矿新突破。 

  会议期间,与会各专家及领导对章源研究基地建立16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一致表示祝贺,并就基地建设和资源所发展纷纷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资源所所长陈仁义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章源研究基地成立16周年表示祝贺,同时对推动基地建立和发展的相关领导专家致以诚挚感谢。他认为基地成果非常丰盛,有找矿成果,有科技创新成果,有人才培养成果,还有企业发展成果。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认真总结成果和经验,将章源研究基地作为产学研用方面的典范,要宣传并推广;二是资源所将继续与章源钨业深化合作;三是希望院士、专家继续多给年轻人指导。他同时表示,资源所期待与各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建立更多科企合作研究基地,共同为促进地质事业向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严格遵守防疫要求,采用线下+线上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北京资源所,分会场分别设在江西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安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陈毓川,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小烈、副院长王瑞江,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铁雄,资源所原党委书记张佳文,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江西省应用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家,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队长曾载淋,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教授级高工许建祥,长安大学教授梁,资源所所长陈仁义、党委书记李剑、副所长赵、副所长王登红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会议。资源所、章源钨业、长安大学、中国五矿等相关单位部室负责人及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