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航空 壮阔七十年——勘查技术研究室党支部组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

作者:彭蓉 发布时间:2022-04-11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意识,4月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勘查技术研究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中国航空博物馆,开展了“探秘航空,壮阔七十年”的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航空博物馆展示了新中国空军诞生、成长、壮大的奋斗史,展示了国防科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参观过程中,大家惊讶于祖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空军英雄们的付出与牺牲。露天展厅展示了开国大典空中的受阅飞机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国土防空中的功勋战机。无论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座机,还是参加过核试验的轰炸机、歼击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一架架珍藏的飞机,都是人民空军历史的缩影。 

  航空英雄们栉风沐雨,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从成立以来,航空博物馆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提高国防意识、普及科技知识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综合展厅,通过声光电和实物,完整地展示了中国空军从零起步,历经磨炼,走到今天的经历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英勇的中国空军人物和英勇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大家的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1930年2月,红军在鄂豫皖边区缴获了一架国民党空军的美制“柯塞”式飞机。红军将这架飞机重新刷漆,上红五星,并命名为“列宁号”。在这架飞机上,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航空事业的希望。 

    

  当参观到库展厅里时,陈列着的是一架架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飞机。如初5,我们对这架飞机记忆深刻,因为这架飞机结束了中国不能造飞机的历史。运5则是一架极具情怀的飞机,它曾将周恩来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在入馆之前,我们党支部成员就在询问是否可以看到歼系列的战斗机。后来在馆内很幸运地看到了歼敌-12,这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的新式歼击机。 

  两个半小时的参观让我们全面了解了中国航空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国外引进,到后来的仿照制造,再到现在的独立研制,陈列的各式飞机向我们述说了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的辉煌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以坚定的信念和赤诚之心,潜心钻研创造了中国航空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奠定了现代国防的坚实基础。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受到深深的感染和鼓励,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在矿产资源科研事业上,尽职责,追卓越,共筑地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