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安全底线,不越安全红线---西藏“冈底斯西段与班怒带铜铅锌矿科考”野外项目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来源:地调局资源所 发布时间:2024-06-13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也在本月正式发布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安全生产不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必须时刻牢记的生命线。根据局、所及其他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冈底斯西段与班怒带铜铅锌矿科考”项目组(以下简称“大宗金属科考项目组”)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更重要是在行动上落实到位,以确保在地质工作中取得原创性进展的同时,保障每一位地质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是每一个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宗金属科考项目组在出队前就参加了安全处和大宗矿产室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应急处理措施等,以及高海拔区野外作业潜在的安全风险。项目组每一位成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安全,更关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应当贯穿于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准备阶段的风险评估,到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防范,再到后期的总结与改进,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同时,项目组内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讨论会,分享经验教训,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思想上的重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大宗金属科考项目组在进入野外工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阿里地区改则县和那曲地区尼玛县)之后,首先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特别是对于地质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的区域,更需要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同时向属地政府、派出所、医疗结构等进行安全备案,并设置了野外安全员。其次,为项目组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备安全装备,因为安全装备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必须为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安全绳、急救包等必要的安全装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再次,强化现场管理,现场负责人必须时刻关注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每一位项目成员都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冒险、不违规,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滑坡、泥石流、恶劣天气等,提高项目组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改进不足。 

  下步工作中,大宗金属科考项目组将继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行动上全面落实安全措施。通过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强化现场管理和应急演练,从而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完成大宗金属科考任务,助力找矿突破,为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