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历时四天的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于贵阳闭幕。本次会议共有300余家单位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出席会议,参会代表3500余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本次大会,中国地质学会为大会的圆满成功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本届会议围绕“地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产学研用融合赋能找矿新突破”的主题,牢记1958年第一届全国矿床会议以来确立的“推动学科发展,支撑找矿突破”的初心使命,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聚焦区域成矿规律、战略性矿产及找矿技术方法三大领域,通过40场专题论坛,深入交流了近年来矿床学研究与勘查开发领域尤其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创新、勘查开采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研究、全球战略性资源发展趋势、我国矿产资源国情等多个方面的成果,实现了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搭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会议的一大亮点是会前讲座的设置更加科学、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首次设立了找矿勘查技术专家学术报告,增加了地质冶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的专题讲座,邀请了近几年活跃在找矿勘查一线的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进行交流,将矿床学研究与找矿勘查实践紧密结合。此外,本次会议还首次将研讨专题拓展到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领域,学者共聚一堂对全国矿产资源国情与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矿产资源新格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决策提供支撑。
在闭幕式上,大会还举行了颁奖仪式,对面向学生参会人员的优秀口头报告奖和面向专题召集人和联系人的优秀专题组织奖进行了表彰。本届大会共产生了56个优秀口头报告奖,以及“中国矿产地质志”等10个优秀专题组织奖。
本次会议是在面临世界格局新变化、全球矿产资源新形势下,在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关键时期,探索中国矿产资源战略实现路径的又一次科学碰撞,是矿床科学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把会议的成果和经验带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矿床学、促进矿床与相关学科发展、推动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力量。下一届全国矿床会议将于2026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