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科研工作者走进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广场,通过精心制作的展板、珍贵矿石标本、权威专业书籍等,零距离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活动现场陈列的典型盐类矿物标本、《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中国矿物志》五个分册,以及《钨以稀为贵》等最新专著,全面展示了资源所在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图1 资源所科研工作者走进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广场
典型盐类矿物标本成为当之无愧的 “吸睛焦点”。粉色盐藻卤水在阳光下流转着梦幻光晕,吸引了中国地质学会领导一行驻足问询:“这些卤水是天然形成的吗?有什么用途?”科研人员告诉大家:“这是天然的含盐藻卤水,其中的盐藻可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染色既安全又美观;提取的活性成分加入护肤品中,具有抗氧化、修复敏感肌的功效。”
图2 含盐藻卤水引起中国地质学会领导一行关注
此外,半透明的石盐晶体棱角分明,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光泽。面对 “能否食用” 的疑问,科研工作者拿起标本耐心解释:“这是盐的一种,但因含有杂质,需经过多道提纯工序才能食用。” 生动的讲解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
图3讲解盐类标本
《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与《中国矿物志》五个分册同样备受瞩目。科普人员向公众展示这些凝聚着地质工作者多年心血的学术著作,详细介绍其编纂背景、内容架构,以及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书中精美的矿物图片与详实的地质数据,让公众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矿产地质研究的深厚底蕴。其中,《中国矿产地质志・宝玉石卷・普及本》凭借丰富的图文内容和实用的宝玉石知识,引发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图4 公众在《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和《中国矿物志》前流连忘返
《矿床地质》编辑部携装帧精美的期刊及专业展板亮相活动现场,热情介绍矿床地质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编辑们通过展示期刊中的专业内容,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矿床科学奥秘的窗口,吸引众多参与者驻足翻阅。
图5 《矿床地质》吸引众多参与者驻足翻阅
此次科普活动,以展板的精美图文、矿石标本的直观呈现、书籍的专业解读等多元形式,将深奥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真正实现了科学与公众的 “零距离” 对话。活动不仅激发了公众探索地球科学的热情,更增强了人们保护地球、合理利用资源的责任意识。未来,资源所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未来,资源所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推出更多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让地球科学知识深入生活、惠及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