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组织召开省级常态化成矿区划研讨会

来源:地调局资源所 发布时间:2025-08-08

近日,按照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国常态化成矿远景区划有关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在北京组织新疆、云南、河北、江苏、四川、内蒙古、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浙江等首批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常态化成矿区划牵头单位代表召开常态化成矿远景区划工作研讨会。原国土资源部寿嘉华副部长、张洪涛总工程师出席会议。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主要负责同志参会指导,资源所成矿远景区划专班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听取了矿产资源所关于全国常态化成矿区划工作部署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法,各省汇报了本省常态化成矿区划的工作部署、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等。与会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结合当前成矿区划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就省级常态化成矿区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内容、时间进度、经费安排、人才机制、服务成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会议指出,成矿区划是一项长期性的、经常性的任务,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科研属性极强,其成果不仅能直接应用于地质找矿和勘查工作部署,促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而且能有效为服务矿政管理、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资源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专门印发文件(自然资发〔202525号文)组织开展以全国已发现矿种全覆盖为总目标、以战略性矿产为重点的常态化成矿区划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找矿部署建议和可供出让的勘查区块建议支撑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相关工作,助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实效,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会议要求,省级成矿区划工作是做好全国常态化成矿区划工作的基本盘,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持“4322”新时代成矿区划新模式,按照部发文件全覆盖、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协同推进,解决找什么矿、在哪里找、怎么找的难题。并做好由传统地质经验型成矿区划转向广泛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新型成矿区划、由传统计划经济成矿区划转向市场经济成矿区划、由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成矿区划转向需求导向服务发展大局的应用型成矿区划三个转变。同时要关注成矿区划成果验证的滞后性和长远性。 

下一步,资源所将进一步细化全国常态化成矿区划总体实施方案和技术要求,并在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指导下组织召开常态化成矿区划全国启动会。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