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矿产研究室(以下简称“资源所”“三稀室”)与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找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发挥双方矿产资源领域优势,推动阿勒泰地区矿产调查、找矿突破与开发,为区域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总地质师唐菊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孙彦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登红,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有关人员出席签约仪式和座谈会。会议由资源所副所长宋扬主持。
座谈会上,孙彦辉介绍了阿勒泰经济社会概况,强调矿业是当地支柱产业,期望各方加大投入、深化合作,推动当地矿业经济快速发展。唐菊兴院士指出,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稳定发展,相关单位应阿勒泰发展机遇,针对找矿难度大等问题,积极申报国家深地专项、新疆自治区“两重”基金等项目,合力攻关,深度挖掘阿勒泰岛弧地区、火山盆地等地区大宗矿产、稀有金属、高纯石英等战略性矿产的找矿潜力,找大矿、找好矿。王登红表示,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资源所将依托人才技术优势,与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局在矿产勘查、调查评价与规划等领域深入合作,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阿勒泰地区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区之一。此次合作将提升当地矿产勘查科技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力。双方将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制定长期合作方案,加强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为矿产领域产学研合作提供范例,助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