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雄梅铜矿获得重要找矿突破

发布时间:2015-09-11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的主缝合带,构造演化历史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青藏专项工作项目《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铜矿调查评价》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在申扎县雄梅铜矿区取得重要找矿突破,有望为整个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地质找矿打开新的局面。
    雄梅铜矿是项目组在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期间,在空白区通过遥感异常检查首次发现的一个地表矿。2013年,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及物化探异常,初步查明了雄梅铜矿地表出露的矿体规模、展布范围、矿化类型及其不同矿化体之间的关系。发现矿区铜矿化由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孔雀石化次生石英岩及含矿角岩化砂板岩三部分组成,整个矿化体展布范围大约为1000m×800m。含矿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06.4Ma,具明显的孔雀石化。矿区中含矿石英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孔雀石呈他形充填在石英晶隙之间,构成富铜矿体。为了更好地了解矿体向深部的延伸情况,近年来布署施工了3个钻孔,均见到多层铜矿体。
    为尽快实现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找矿突破,下一步项目组拟继续开展1:1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大比例尺激电剖面测量。另外,拟采用大功率物探方法以及1000米以上的深钻探测深部矿体。 (曲晓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