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矿产国情调查基本理清资源本底数据 转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1-05-10

  本报讯 (记者丁全利 通讯员张照志) 记者从全国矿产国情调查项目办获悉,浙江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在全面收集资料、有序清理数据库基础上编制出矿区国情调查本底数据库等,基本理清了资源本底数据,外业调查整体完成率19%。

  浙江省非金属矿产丰富,明矾石、叶蜡石、熔剂用灰岩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之冠,铸石用辉绿岩、普通萤石、水泥用凝灰岩、硅藻土列全国第二,水泥配料用砂岩、伊利石粘土、膨润土、硅灰石、沸石、方解石等23个矿种位列全国前十位。浙江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于2020年1月启动,此次调查矿种共涉及65个矿种,需调查矿区1129个、矿山1827个。

  浙江矿产国情调查做法:

  一是统筹安排,落实责任。浙江省将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与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数据报送”、“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等工作相结合,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矿山企业共同实施。推进工作中强化责任落实:省厅负责统筹安排各项调查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省地质调查院负责具体实施,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做好矿区利用现状调查、矿山生产状态调查等工作,组织实施乙类矿产调查等;矿山企业负责做好生产矿山的调查工作,编制提交矿山调查成果。

  二是制定省级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对矿产国情调查工作有效组织。

  省厅及时制定《浙江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方案》和《浙江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技术要求》印发实施,2020年11月启动调查工作,2021年12月底前完成战略性矿产成果编制提交,202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全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任务。省厅组建调查机构,由省地质调查院负责具体实施、10家省内外地勘单位共同承担调查任务,省级调查总经费1500万元拨付到位,市、县级调查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业务培训,夯实调查技术基础,先后培训270多人。

  三是开展内业整理,整合矿区,理清国情调查本底数据

  浙江矿产国情调查,首先全面地收集了资料;清库时分门别类地对矿区、矿山等信息作了梳理,依据评审备案信息、采矿权数据库、开发利用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等作综合梳理,查漏补缺,取得最新、最翔实的数据;为理清国情调查本底数据,加强矿区管理,浙江省按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适度合并的原则对现有矿区进行了整合,对需整合的5种情形及相关情况作出明确规定,最终确定本次需调查矿区(调查单元)1129个、调查矿山(调查对象)1827个。在内业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全省矿区矿山分布图,形成了调查单元、调查对象梳理情况一览表以及矿区国情调查本底数据库、生产矿山国情调查本底等调查清单等。

  四是规范储量年报编制,夯实基础。

  浙江省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及储量年报编制由政府出资,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信息通过“浙江省地矿综合监管系统”与税务部门共享,同时,纳税信息也记入采矿权人信用档案,建立了联动机制,实施联合监管,全省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较规范,确保了储量年报质量,夯实了国情调查的基础。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完成矿产国情调查内业工作,共收集数据库6个,各类报告储量资料2000余份等,建立了资料收集清单;梳理上表、未上表矿区6200余个,补充储量数据库中上表矿区重要数据信息3500多条。外业工作截至3月31日,11家省级调查队伍共计完成调查矿区211个,整体调查工作完成率19%,其中紧缺战略性矿产完成调查矿区31个,任务完成率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