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盐世界”走进中关村二小课堂

作者:樊馥 发布时间:2021-05-20

    20215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在中关村二小百旺校区开展了“多彩盐世界”科普专题讲座。 

  资源所樊馥博士就盐的形成、盐在地球的分布、盐记录的地球和行星的演化、我国悠久的盐历史以及盐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等领域作了展示和介绍。地球上的成盐元素目前已知有25种,这些元素形成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氯化物、硼酸盐等等丰富的盐类矿物,这些矿物结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盐主要分布于表层地壳中,海洋、盐湖、地下古盐矿、以及盐泉等,它们都是盐的重要储库,共同构成多彩的盐世界。盐还广布其他行星,迄今为止在火星和木卫二都发现了盐的踪迹。随着火星探测的不断深入发展,已经发现了火星黄钾铁矾、石膏脉、硝酸盐、高氯酸盐等大量盐类矿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通过对火星地表盐类矿物的发现和不断深入研究,最终会揭示火星古海洋消亡之谜。我国人民对于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500年,我国山西运城就开始用“盐盘”晒盐。公园前76-88年,自贡地区就有了井盐的生产。十一世纪的宋朝,人们已经掌握了太阳蒸发获取石盐的方法,沿用至今。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古代中国盐的重要性堪比今天的石油、电力和互联网。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盐。同时,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对代表干旱环境盐类分布的研究获得古气候带变化的信息;通过对盐类包裹体成分的研究了解古老地质时代古海水成分、温度和大气成分情况;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提问交流十分活跃,展示了对地质科学的强烈兴趣和很好的知识积累,并学会了通过颜色观察、形状描述、溶水观察等盐类矿物辨别方法。培养了观察和分析能力。 

  此次盐类主题科普活动,增加了孩子对盐类科学及研究工作的了解,培养了小朋友们对盐的好奇心和兴趣。希望此次科普活动,能够为孩子们打开多彩盐世界的大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探索宇宙地球奥秘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们在未来的10年或 20年为浩瀚的地球科学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