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1-02-16
    编者按:走上雪域高原, 创造“产学研”结合的地质勘查“甲玛模式”,实现科技引领铜多金属矿找矿重大突破……
    研发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和可定位定量预测的三维可视化探矿者软件,让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预测搭上数字化“快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在落实全国地质找矿新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一个20多人的科研团队,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推动地质工作和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忘我地工作,践行对地质找矿事业的承诺。
    《中国国土资源报》2月3日以“在最艰苦的地方践行找矿承诺”为题全文报道了我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实践和体会。

    一直以来,区划室党支部重视科研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把党的工作全面融入凝聚集体、鼓舞士气、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支部文化,精心培养对党忠诚、锐意创新的科研工作者,在地质科研和地质找矿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雪域高原上的“甲玛模式”
    科技引领地质找矿,积极投身实践,打造“产、学、研”三结合的勘查新模型
    早在2008年初,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坚决落实国土资源部公益性勘查成果迅速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的矿产勘查新机制,建立了中央企业——研究所——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团队和由院士专家担纲的项目顾问组,在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建立了勘查基地,开展调查评价及勘查工作。区划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唐菊兴任项目负责人。
    那里是海拔46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工作繁重,生活枯燥,一呆就是5个月以上,每个人都面临严峻的考验。项目组在甲玛矿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让大家感受到了组织的力量,为在雪域高原打造了一支男女互助、藏汉相亲、作风硬朗、甘于奉献的调查研究队伍发挥了核心作用。3年来,项目组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中央企业、公益性研究所、地质院校相结合,完成了2个勘探报告和1个详查报告,实现钻探进尺13万多米,提交矿石储量11亿吨,查明铜矿储量500万吨、钼矿储量50万吨、铅锌矿储量80万吨、金矿储量100吨、银矿储量5500吨,实现了铜多金属矿找矿的重大突破,载入2009年中国地质找矿十大成果。2010年,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座谈会上唐菊兴荣获国土资源部“十一五” 援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甲玛铜多金属找矿突破,显示了科技对地质找矿的引领作用,印证了“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落地,展示了新时期地质科学工作者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时代风采。2010年8月26日,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考察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对资源所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公益性勘查成果迅速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勘查新模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MRAS和探矿者软件
    矿产预测搭上数字化“快车”,为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006年启动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是国家摸清矿产资源家底的基础工程,也是矿产勘查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支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的一个关键软件是既能圈定成矿远景区与找矿靶区、又能较精确地估算资源量、大大提高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效率的MRAS,即矿产资源综合信息评价系统,而研发者正是区划室主任、共产党员肖克炎。
    1993年,肖克炎来到区划室从事成矿远景区划计算机化及GIS应用研究。2000年,他被任命为区划室主任。当时正值地勘行业不景气,整个地勘队伍面临机构重组、经费短缺、人员不整等困难。此刻上任,无疑是临危受命。面对复杂的局面,肖克炎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把困难当历练,积极探寻走出困境的良策。他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儿,带领区划室科研团队艰苦打拼,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支撑项目、“973”项目、区划数据库建设、地质调查信息化等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他本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他主持开发的可定位定量预测的三维可视化探矿者软件在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中也得到了推广应用。MRAS和探矿者软件让矿产预测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为正在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2010年,肖克炎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肖克炎的带领下,区划室的科研人员还参与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专项组织实施工作,承担了“全国重要矿产勘查选区与部署研究”、“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态势跟踪研究”等重要项目的工作,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全国成矿远景区划成果、重要成矿区带成果汇总等支撑服务,及时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党建和业务两手抓双促进
    为实现地质找矿“358”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书写新时期地质工作的新篇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李克强副总理2009年视察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时,强调要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立足国内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国内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这让区划室这个曾经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先后开展了两轮全国成矿区划工作的科研团队深感责任重大。
    矿产资源研究所的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潜心实践,以开展党支部目标化建设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切入点,在探索实践中提高。全所3个研究室党支部4次荣获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先进党支部称号,涌现出了像郑绵平院士这样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典型。2010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国土资源部调研机关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组野外临时党支部党员黄霞同志,作为党员代表向习近平作了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学习和工作汇报。中央领导的关心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先进典型的引路明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加强地质工作,目标是实现找矿突破;加强党建工作,任务是促进找矿突破。按照“适应形势,走在前头”,“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总要求,坚持探索,提升能力,夯实基础,增强活力,努力做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两手抓双促进,巩固和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充分起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矿产资源研究所科学家野外工作地区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等高原、深山、沙漠、海洋等艰险边远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象条件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点多线长、高度流动、分散作业,生活异常艰苦。实现全国“358”地质找矿的宏伟目标,“十二五”期间矿产资源研究所科学家承担的项目任务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我们要用长期积累的成矿远景区划成果、重要成矿区带汇总成果,用数学地质、成矿理论和勘查评价的学科优势,用人才资源和重点实验室提供支撑服务,书写新时期地质工作的新篇章。
    我们从北京的科研大院,走进戈壁、走上高原、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对每一个重要成矿区带进行跟踪研究。我们从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开始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业绩,用最好的地质科研成果和找矿成果迎接党的9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