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一重要成果将在《Geology》发表

发布时间:2012-06-28

    由于硝酸盐矿物的高度可溶性,硝酸盐矿床非常稀少,以前仅在智利北部的阿卡塔马沙漠那样极端古老极端干旱的地区发现。最近在新疆吐-哈内陆盆地发现一个规模与智利阿卡塔马相当的大型硝酸盐矿床。我所李延河研究员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对新疆吐-哈内陆盆地地区硝酸盐的氮和三氧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明显的氧同位素非质量效应,氮和三氧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空间位置、不同矿床类型之间的变化范围很大。提出该地区的硝酸盐是由NOx经大气氧化形成的,硝酸盐矿床是由大气气溶胶大规模聚集形成的。其中钠硝石通过毛细蒸发在地表附近富集成矿,钾硝石经过长距离搬运,最后汇集到盆地中心通过蒸发浓缩成矿。地球中低纬度地区大气成因硝酸盐具有相似的氮和三氧同位素组成,硝酸盐矿床同位素组成的区域性变化取决于沉淀之后微生物活动的强弱。大气成因硝酸盐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极端干旱、微生物活动极其微弱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富集形成硝酸盐矿床。该成果将在2012年7月出版的《Geology》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