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源所承办的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在昆明召开

发布时间:2014-08-19

819日,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在昆明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瑞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毛景文以及来自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700多人参加会议,其中外国专家近14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承办。

国际矿床成因大会每四年一届,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会议涵盖了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矽卡岩型矿床和铁氧化物--金(IOCG)型矿床、卡林型金矿、三稀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等全球矿床学研究领域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话题。专题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将举办一系列研讨、展览交流、学术展板介绍和野外实地考察等活动,对于促进思想交流,增进友谊,提高地质找矿理论和勘查水平,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毛景文,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为大会致辞。

王研表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多的依靠于矿床学理论和勘查技术的进步。本届大会是国际矿床学术界的盛会,也是中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件大事。当前,我国经济、资源和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矿产资源安全和矿业发展面临新背景、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将按照中央要求和国家需求,在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调查、监测和评价,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毛景文表示,此次大会将成为矿床学家们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将会积极提升对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的认识,也将会强有力的促进找矿勘探工作理念的进步,推动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提高找矿勘探水平。促进矿床学的国际交流,推进矿床学先进理论的发展。

李文昌表示,云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矿产资源聚集区,更需要新理论、新技术的交流应用,更需要来自不同国家科学家在成矿理论和找矿经验的赐教指导。云南地质调查局将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完善造山带成矿理论做出努力。

会议由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秘书长孙晓明主持。(曹瑞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