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二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于2023年5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受大会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副所长、《中国矿产地质志》总主编王登红研究员带队参加了本届矿业论坛。论坛期间,王登红一行拜访了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广西地矿局”),听取了广西矿产地质志研编与成果转化情况及近年来广西地质找矿成果,先后与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锡集团”)、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集团(简称“南方有色”)展开座谈并达成共识,表示将依托资源所的理论、人才优势和《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典型矿床研究、成矿预测、找矿勘查、尾矿处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随后,资源所、广西地矿局、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华锡集团、南方有色所属的大厂、五圩矿田内部分重要矿山进行了野外调查,深入矿山坑道,问诊把脉,梳理问题,为后续开展具体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认识和发现矿产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思想的真实写照。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陈毓川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先后两次有组织地对桂西北丹池成矿带内芒场、大厂、五圩矿田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了多份研究报告,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不仅为大厂这一世界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做出了贡献,特别是提出了五圩矿田深部具有巨大找矿前景的科学论断,多年的找矿实践正在逐步证实这一论断。30年后,研究团队再次深入丹池成矿带,通过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找矿勘查,在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必将开启找矿新征程,实现成矿理论和找矿的双突破,做强做大丹池成矿带国家级大型矿产资源基地。
调研期间,正值全国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组坚持以党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头脑,参观了河池市红军标语楼,在凤山金牙金矿部联合矿山企业开展了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和“桂西找金第一人”李正海的感人故事和无私奉献的忘我工作精神。王登红现场讲授了20世纪90年底自己在大厂矿田工作的艰辛历程,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典型成矿现象,无不彰显着那个时代地质人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执着和热情,号召青年地质工作者要学习李正海“只要生命不息,我就找矿不止”的敢担当、敢作为的拼搏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机遇,强化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加强勘查技术攻关,推动解决矿山找矿难题,以促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做好资源保障,实现矿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矿产地质志·广西卷》主编、原广西地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战明国研究员和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第四、第六、第七地质队,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陪同参加了调研和座谈。《中国矿产地质志》总主编王登红还分别与上述地勘单位和企业举行了新近出版志书的赠书仪式。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联系我们:邮箱 cagsimr@cags.ac.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