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作为编制单位完成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矿区0~80线锂矿勘探报告》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组织的评审。储量评审意见书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2.06平方公里(仅为矿区面积21.22平方公里的十分之一)范围内评审通过的资源量中矿石量总计4343.6万吨,Li2O量达60.1万吨(折合成碳酸锂当量为148.4万吨),平均品位1.38%(以上数据引自加达锂矿探矿权人“大中矿业”微信公众号)。这一成果是资源所继川西甲基卡(新三号脉)、阿尔金瓦石峡南(砂锂沟)等新发现后在我国著名的松潘-甘孜地区长达2800km成锂带上又一重大找矿突破,为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提供了资源保障,有力支撑了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四川加达锂矿位处松潘-甘孜成锂带东段可尔因稀有金属矿田东北部。自2017年起,资源所王登红研究员团队聚焦可尔因地区,开展系统的伟晶岩型锂矿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我国西部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成矿规律与勘查技术》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松潘-甘孜成锂带锂铍多金属大型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等,在可尔因矿集区东北部的加达地区通过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高密度电法测量、锂同位素找矿和钻探验证(8 个钻孔,共 1909.54 m)等工作,新发现伟晶岩脉 61 条,其中,锂辉石钠长花岗伟晶岩脉 36 条,估算新增 Li2O 潜在矿产资源超 22万t,并向自然资源部提交了勘查区块建议。2023年8月,在5家单位参与的招投标激烈竞争中,资源所凭借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强大的项目团队,成功中标加达锂矿地质勘查项目。2023年11月初,项目组编制完成《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实施方案》并在自然资源部政务大厅进行了备案。2024年4月-11月,项目正式进入勘探阶段,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了加达矿区高海拔、深切割、道路不通、气候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加达矿区0~80线普查、详查钻孔及勘探加密孔的施工,共完成地质矿产钻探160孔,进尺达4.52万米,探获厚大伟晶岩型锂矿体并组织编写了勘探报告。
四川加达锂矿勘探成果的取得,生动体现了“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科技引领、快速突破”的协调联动新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以锂找锂”、“伟晶岩3定2参填图法”等成矿理论对找矿实践的指导,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实践。同时,本次找矿突破不仅为企业破解了优质锂矿资源瓶颈,更推动了区域锂电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为国家新能源战略实施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