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促进找矿突破与理论创新,2020年7月2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思茅盆地中生代海相钾盐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组,召开2020年度工作进展和2021年重点工作设置方案研讨视频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苗忠英副研究员主持,郑绵平院士视频会议指导工作。
项目负责人重点汇报了2020年取得的工作进展和2021年重点工作部署,项目组骨干成员分别从自身的专业特点、目标和任务、工作重点和难点等方面汇报了工作进展。郑绵平院士指出,滇西南地质条件、钾盐物质来源、成矿与保存条件等存在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对具体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
与会专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意见和建议,并取得以下认识:一是思茅盆地中生界钾盐勘查工作部署要跳出勐野井矿区,在全盆地范围内面上展开,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力争在景谷、镇沅地区实现钾盐勘查突破;二是对含钾显示好的勐腊地区,要积极开展工作;三是勐野井矿区附近部署的钻探工程对研究中生界钾盐赋矿层位的沉积学、构造、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探查深层盐体对浅层盐体的影响范围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找矿实践意义,但对后续找矿成效表达了担忧;四是镇沅地区侏罗系埋藏浅,盐泉明确,具备充足的成钾物源条件,是项目组应重点关注的区域;五是要清晰认识思茅盆地内钾盐资源勘查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回答钾盐形成的时代、构造地质条件、物源、保存条件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继续深化认识勐野井钾盐矿及其深层钾盐的成因机理。
资源所科技处王振涛副研究员、盐湖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乜贞研究员以及项目组其他骨干成员与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帅开业教授、南京大学尹宏伟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常青研究员等专家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