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所四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1-10-12

   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近日揭晓,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是唐菊兴研究员主持的《西藏大洋俯冲型斑岩铜金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和陈其慎研究员主持的《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二等奖2项,分别是刘成林研究员主持的《罗布泊盐湖成钾新理论及找矿应用》和田世洪研究员主持的《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创建与地质应用示范》。 

  《西藏大洋俯冲型斑岩铜金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围绕解决西藏复杂造山带成矿条件有利的古岛弧和古陆缘弧识别、俯冲型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发育–保存机制、俯冲型斑岩铜金成矿系统找矿和勘查评价理论技术三大难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长期坚守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腹地,历时十余年会战,投入资金约8亿元,施工钻探9万余米。解决了西藏复杂造山带能否找到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相同的俯冲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了青藏高原斑岩成矿找矿理论技术的研究水平,探获并新增资源量铜1344万吨、金264吨、银3482吨,当量铜1451万吨,确保了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铜矿找矿目标提前超额完成,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铜资源分布格局。 

   

  1 多龙矿集区成矿作用模型 

  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依托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开展了境外资源基地调查与供应链安全评价。创新提出“境外矿产资源供应链安全理论体系”;首次圈定境外XX个大型矿产资源基地;采用空间追溯技术,科学厘定境外XX条矿产资源供应链;开展了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和供应链安全保障综合布局。应用于中科院等10 余家研究单位,五矿、中铝等 9 家企业。指导企业获矿权 4 处,其中蒙古查希尔铁矿探获332+333资源量5440万吨,品位48%,坦桑尼亚多多玛金矿预估金资源量5吨。有关成果被央视报道,社会效益显著。 

   

  2 大型资源基地空间追溯评价技术示意图 

  《罗布泊盐湖成钾新理论及找矿应用》围绕“陆相盐湖成钾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重大科学问题,并建立找矿模型,拓展找矿空间,成功指导发现新的钾盐矿床,实现重要找矿突破。一是创新提出“钾盐超前成矿论”,指导发现罗布泊盐湖碎屑岩型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KCl平均品位为2.54%,获得预测氯化钾资源量1亿吨)以及富钾卤水(KCl平均品位为1.50%,获得预测氯化钾资源量约0.6亿吨)。同时,在江汉盆地和吉泰盆地中的石膏凹地找到富钾卤水(KCl达工业品位)。二是提出“断陷带卤水循环成钾模式”,预测并发现罗布泊深部CaCl2卤水,证实为深部来源,同时钻探揭示深部具有资源丰富、可采的富钾卤水(获得氯化钾预测资源量2.55亿吨)。在罗北凹地外围(断陷带控制的一系列凹地)开展找矿评价,获得8957万吨(333+334)硫酸钾盐资源。 

  《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创建与地质应用示范》历经十余年,在国内较早分别建立了全岩溶液和石英包裹体以及矿物原位Li同位素分析方法,成功研发了11个矿物Li同位素标样。并针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Li同位素地质应用示范研究,揭示了岩石圈地幔Li同位素的高度不均一性,提出地幔交代作用的Li同位素判别指标并识别出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异过程中的Li同位素分馏。率先将Li同位素应用于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形成机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以及铬铁矿床成因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但开辟了我国Li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固体地球科学应用示范研究的先河,而且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授奖71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60项。 

  公告链接:http://www.geosociety.org.cn/?category=bm90aWNl